青龍,又名蒼龍,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、天之四靈之一,根據五行學說,它是代表東方的靈獸,為青色的龍,五行屬木,代表的季節是春季,八卦主震。蒼龍隨著時代演變,有時與應龍一樣,都是身具羽翼,《張果星宗》稱“又有輔翼,方為真龍”。有時又以無翼的形象出現。 《後漢書·律曆志下》記載:日周於天,一寒一暑,四時備成,萬物畢改,攝提遷次,青龍移辰,謂之歲。(歲星紀年) 在中國二十八宿中,青龍是東方七宿(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)的總稱。道教將其稱為“孟章”,在不同的道經中有“帝君”、“聖將”、“神將”和“捕鬼將”等稱呼[1],與白虎監兵神君一起,是道教的護衛天神。